1952年盈股网配资,时任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下达了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工作人员尽快到长沙追查四羊方尊的下落。
周恩来总理为何要下达这样的一项指令?电话里亟待追查的四羊方尊又是什么呢?
四羊方尊是商晚期的作品,其肩部、腹部与足部为一个整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居一隅的造型;羊身浮雕雷纹与龙纹交织,极为精美,被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然而,这件精美绝伦的稀世珍宝可谓命运多舛。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的姜景舒兄弟在刨地时,无意中挖出了四羊方尊。此后,四羊方尊在古董商的手中几经辗转,最终被政府查没,送到了国民党湖南省政府。
展开剩余82%四羊方尊被查没的消息在长沙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当时身在长沙的周恩来的注意。但因抗战工作繁忙,周恩来尚无暇关注四羊方尊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时刻牵挂着文物保护工作,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修复,到故宫的古建筑保护,都离不开他的关怀与支持。四羊方尊是他一直牵挂的一件珍贵文物。1952年,周恩来责成相关部门成立一个工作组,追查四羊方尊的下落。
此时距离四羊方尊出土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要找到四羊方尊并非易事。 工作组决定从张治中入手。当年,正是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把四羊方尊留在了长沙。
1938年,张治中决定把方尊送到湖南银行进行保管,可正当日寇的脚步逼近湖南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1月12日,张治中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望事前妥密准备。”当日深夜,长沙某地不慎失火。预先守候各处的放火队员误以为是放火的信号,纷纷将点燃的火把投向油桶和民房,长沙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延续两天两夜的大火盈股网配资,烧毁了长沙城近80%的建筑,居民死伤2万余人,也使四羊方尊在战乱中踪迹难觅。
在繁杂的线索里,工作人员发现1938年11月国民党政府即将从长沙撤退的时候,将湖南省政府和银行迁往沅陵。那么,四羊方尊会不会随着湖南银行一起迁往沅陵了呢?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征集室原副主任 史希光:
“工作组在到达沅陵后,发现迁址到沅陵的银行已经在日军的轰炸中成为一片废墟。”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1952年8月,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接到了一通电话。银行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说,他们在处理仓库废品时,发现了一些文物。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随即派蔡季襄等人迅速赶往现场,最终在那里找到了四羊方尊。然而,此时的四羊方尊已被损毁成十几块碎片。
四羊方尊为什么会在这里?又为什么会被损毁呢?
1938年11月,湖南省政府和银行迁往沅陵,四羊方尊也被带到了沅陵。后来,在一次日军的空袭中,湖南省银行被炸,四羊方尊也被震碎成十几块碎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郝国胜:
“银行被炸毁以后,清理出的物资被分散保管,因此四羊方尊的具体去向不是特别清楚。”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湖南分行接管了湖南省银行。随着清理工作的逐步进行,四羊方尊才得以重见天日。
周恩来了解情况后,立刻责成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四羊方尊进行修复。1954年4月,文物修复专家张欣如调至湖南省文管会,负责修复四羊方尊。
凝视着这座精美而又伤痕累累的国宝,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涌上了张欣如的心头。
为了尽量复原方尊表面的花纹,张欣如每次都要先用软毛笔十分小心地清洗碎片的接口,然后再将碎片与尊体仔细焊接。凭借着非凡的毅力与耐心,张欣如最终让四羊方尊浴火重生。
195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四羊方尊作为青铜器的典范被从湖南省博物馆送到了中国历史博物馆。
图: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
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成中国国家博物馆。
如今,四羊方尊静静地陈列在国家博物馆,依然闪耀着青铜器巅峰时代的光芒。千年岁月磨不去它精湛的工艺,每一道纹路都在诉说华夏文明的辉煌。它是青铜文明的华章,更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印记。
敬请收看今天(5月7日)20:00
CCTV-4《国家记忆》《颠沛的国宝》之《浴火方尊》
来源:CCTV国家记忆
流程编辑:U072盈股网配资
发布于:北京市嘉喜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